陕西药械带量采购工作为去年全省医疗机构节约30多亿元
陕西药械带量采购工作为去年全省医疗机构节约30多亿元
阳光讯(记者 郭菲菲)“药械采购虽然是我们业务占比不大的部分,但是能把药价降下来,切切实实让老百姓享受到红利,意义重大。经核算,仅2021年就为全省医疗机构实际节约药械采购资金30亿元以上。”5月31日,记者来到了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了解中心药械采购相关工作。
药械集中采购去的是虚高,挤的是水分,推进的是行业的升级换代,促进的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减轻三秦父老医药费负担,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可及感、获得感,引导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净化医疗机构行风等方面,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取得了显著效果。
陕西省作为全国最早试点开展药品带量采购的省份,近年来开展的试点工作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提供了重要的地方实践经验,“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使用试点工作名列全国前茅。
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三处副处长乐甲表示,2020年以来,在陕西省先后开展的4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与此同时,医保、卫健、药监等部门协同配合,保障了中选药品供应、使用、货款结算等,确保药品降下价格后群众买得到、用得起,切实提升了群众病有所医的获得感。在疫情期间,对防疫相关药械做好紧急挂网工作,保证了防疫工作顺利推进。
省交易中心2021年12月组织实施了省际联盟八省区心脏起搏器的集中带量采购工作,6家企业的39个产品中选,基本涵盖了国内主流品牌,平均降幅57.77%,最高降幅78.26%,并于2022年3月起落地执行,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2022年,是我的幸运年,我成功的安装了原价32000元现价12828.8元的心脏起搏器。”反复晕厥4个多月的68岁宝鸡患者李女士开心地说,她在今年3月份终于安装上了心脏起搏器。李女士曾数次准备安装心脏起搏器,但高昂的价格严重超出了他们家庭的承受能力。
患者医药负担的减轻,源自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落地执行。自集采2018工作正式开展以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致力推动陕西省药械集中采购改革,陆续实现药品、医用耗材、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上线交易,在便民、惠企、廉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悉,截止2022年5月底,全省共落地实施各类药械集中带量采购项目21个,其中国家级项目8个,省级(省际联盟)项目13个。共落地执行国家集采234个品种药品和国家冠脉支架及人工关节等耗材;成功组织5次省级及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中选产品最高降幅98.2%,平均降幅50%以上,集采成果惠及13个省、自治区。
此外,为了降低核酸检测费用,按照“简化程序、特事特办”的原则,中心开通绿色通道,落地执行广东联盟、京津冀联盟等共3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配套耗材联盟带量采购,有力支持了陕西省核酸单样检测费用的大幅下降,从疫情初期每人份均价120元降至16元,降幅86.7%,混合检测从最初每人份30元降至3.4元,降幅88.7%,核酸检测总费用屡次达到全国最低或较低水平,为实现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中心将全力配合省医疗保障局做好各类药械带量采购工作,不断扩大药械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努力做到应采尽采,把药械带量采购的改革红利及时送到千家万户。
编辑: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