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神话-土地神(土地爷)
民间神话-土地神(土地爷)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中地位较低,但在中国民间信仰极为重要,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在中国的“神鬼世界”中,土地神算是众神有一位与民众最贴近的地方“芝麻官”,但它家族庞大。旧时,在中国大地上,几乎到处可见石砌的、木建的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土地婆,香火旺。土地神起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块地面的神。
殷商时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同时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级之分,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目录祗”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一般土地庙中,除塑土地神外,还会有其配偶,尊称“土地奶奶”,与土地神共受香火供奉,没有特殊职司。土地爷在其诞辰日的下午返回天宫。到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人物形象土地公是商人崇拜的财神,每个月的初二、十六,都要祭拜土地公。农历二月二日叫做“头讶”,十二月十六日叫做“尾讶”,尤其尾牙商家更是为了答谢员工一年的辛苦,请吃“尾牙”宴。民间传说着一个故事: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时,问他有什么抱负,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人人过得快乐。土地婆却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功能。后来土地为人类提供了活动场所,土地生长的万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故人类感激它、崇拜它。进入封建社会后,遍布各个角落的土地神庙,充任了地方保护神的角色,香火颇旺。唐代城隍信仰盛行后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真是毫厘不差!但是道教神仙府院体系中有提举城隍司一司,专掌天下城隍,他的印信“提举城隍司印”为此司宝印,他才是严格意义上道教行法的法印。凡行法科仪中发牒城隍须用此印。又云倘带此印,则所至之处,该境阴官自报,皆有鬼神迎送,城隍差兵吏助法。经过山林庙宇,渡江、河、海,常有该处城隍所属兵吏陪同。所以土地爷的一些事务是借城隍爷的印信颁布施行的,所以不存在土地爷的印信。要用也是借当地城隍爷的印或者提举城隍司的印。由于各地传承不同,可能和各位道友的说法不同,欢迎各位道友斧正、补充说明。
愿土地神继续保佑我们,五谷丰登,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