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柯维《第3选择》:全新高效的思维方式、彻底颠覆你的认知
史蒂芬·柯维《第3选择》:全新高效的思维方式、彻底颠覆你的认知
《不多的故事》 第三十篇
今日情绪:忌 (愤)怒 、宜 (热)爱
不多讲的故事:我参加了阅读《第3选择》这本书的交流活动
文字:唐菜先生
每件事都存在第3选择,每个人都有第3选择的能力
翻开书本的第一页上写的一句话:第三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它直接且准确的描述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思维。
我们都知道: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生活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选择的结果。从个人自己在不同角度的各个思维中的各个自己之间的思维判断选择,到合作双方之间的谈判,无不充满着选择的结果。
在我读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突然明白“第三选择”是多么显而易见,但在之前,它又是那么的让人容易忽视掉。很多时候我们与自己挣扎、与他人争论、各方谈判,我们只会争输赢。我们只会在此消彼长或者双方都折损的情况下达成一种妥协,我们的固化思维里似乎双方只有输赢的关系,很少会去想到彼此共赢。
第三选择的思维模式是: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
协同的含义不只是妥协互相退让,而是让双方都达到满意,甚至超越本来要达成的目标。柯维书中说:“‘协同’是改变世界的力量,生命不是球赛,只能一方赢球。当双方都赢,能够共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让彼此感到满意是,才能做出合理决策。”
今天晚上的读书交流也是围绕着第三选择的思维模式来互相分享各自生活中的经历和问题。
你以为的你,就是你吗?
第一:我看到自己
怎么理解这句话?书中说,你要先抛弃掉你的环境、你的那一方给你的“身份”,找到“自我”,认清自己,抛掉一切周遭强加在身上的“标签。”
我分享了两个自身的例子,小时候受表哥的影响,喜欢上了画画,然后靠的自学,亲戚朋友邻居都觉得我画画不错,小学、初中时候班级的板报也都是我负责的。这个时候,我真觉得自己画画水平不错。到了高中以后,我没有了给班级做板报的机会了,那些专业的艺考生们,个个技术比我好上几倍不止。但我还是不认为自己比他们弱。
高二开始,有开始特长生艺考生专门培训,为了偷懒躲避晚上的自习课,也跑去报名了,当然大的一部分是因为自身自认为喜爱。然后我做在一群艺考生面前跟着学画,四五十个人里面,我大概是垫底的存在。后来,那些艺考生继续专业在练习,而我灰溜溜的继续埋头进我的三年模拟五年高考里面。而对于画画这件事情,也慢慢的少了,自己也不在去自学了。大学时候,报名参加校宣传社也被淘汰。后来也基本的放弃画画这个事情了。毕业工作两年,突然有一段时间又想画了,然后去买了画板、宣纸等等,给自己还定了目标说一周要练习几次,但是坚持了两周,也渐渐放弃了。直到现在,我再也没在学画了。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写文字这件事情,心态跟学画这件事差不多,也是坚持着、然后放弃过一段时间,然后又继续开始,又放弃一段时间,几年时间里如此反复。但是,写文字这件事的心态又跟学画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是长期发表出来,是给别人看的,那个时期总在期待别人会给你点赞、对你的表达表示认同,对你的文字能力表示认可。但事实是,文字被喜欢,寥寥无几,甚至是很好的朋友都说我的文笔很一般。这个时候我自己的功利性就很大了,我太在乎结果了,而忽略了我应该是要因为喜欢写字、想用他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的这个过程。我在写文字和结果之间拉扯,直到后来的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因为喜欢写字这件事本事就够了,不要那么去在乎这个结果是怎么样的。
我觉得,我是已经看到了自己了,我内心里现在也没有放弃想画画的这件事,因为我知道自己有一天会真正的再去深入去练习,只是现在优先的是写文字这件事情,画画还需要排队的。我把这两件事情用一生的时间这个长度来衡量,于是短期内也就不必去在乎结果会怎么样。我只是会一直做着。
我拿自己说的话来给自己解释我做的这两个事情:我不知道写这些有什么意义,只是想完成一件事情的愿望,在每一次放弃之后,越来越强烈。
我也相信那句话:坚持一件事情,等待时间的回报。
有一位书友说,她来参加这个读书会,是因为她的朋友们都很优秀,有的人在读研、有的人出国深造,她说她害怕以后没办法跟上她们,无法和她们能在同一频率上交流,所以她要多学习。这样的焦虑我也有,我曾经跟朋友说,我无论如何都需要坚持努力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我怕哪一天再遇见你,而你已经变得很优秀,而我与你相差甚远,说不上两句话。
最后我对书友(也是对自己)说,看到自己、看清自己就是,承认自己的平庸,但不停下前进的脚步!
我希望能看见更真实的你
第二:我看到你
想要看到别人,一样需要抛弃掉周遭给他下的“标签”,不要带有偏见和主观的“我认为”或“他就是”这样轻易的去判断一个人。对人应少一些恶意,多一点善意。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地域,文化不一样,而那些喜欢用这分类来归纳他人,给它下定义,都是带极具偏见的。最常见的就是“地域黑”。我们人本身是复杂的,但我们人对待别人,总喜欢通过简单分类来下结论,典型的就是,什么星座就是什么性格、什么血型就是什么命运,诸如此类。
有一个关键词至关重要——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它,去思考问题。
书友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情况,我相信很多人也一样遇到过。他说,他家乡的邻居、亲戚都说他是个内向的人。而他们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大家在聊天的时候,而你说话的次数太少。所以,他们就断定你是个内向的人,从而判断你是个不适合交际、不善于沟通、更不可能做销售一类的工作。
很长一段的时间里,因为周遭的人都在说他内向,所以他从小到大也慢慢觉得自己真的是内向。直到某一次,他发现,在谈论书籍、阅读方面,他可以跟别人侃侃而谈,他就是我们书友会的组织者。
所以,偏见特别是带有某种主观却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那种偏见,是多么的错误。我不跟你说话,只是你的领域我不感兴趣,我没什么可说,也许只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仅此而已。
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
第三:我找到你
这个要怎么理解呢?
我问了书友们一个问题,我说,我有一个疑惑,你跟一个人在谈判合作时候,对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达成协议,而因为你看过《第三选择》而对方并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这个时候,你怎么运用第三选择思维来解决这个事情?
很多时候,事情谈崩的原因就是有一方思维没在同一个模式上,从而进入停滞和僵局。
然后一位书友说,对啊,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找到你”,因为我能通过“第三种选择”的思维,而你不能,所以我就需要通过“找”,把你的利益,你的痛点,真正的分析出来,然后达成协同。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点,需要互相把彼此的条件标准列出来,然后通过创造力,通过头脑风暴,去进行协同。
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
第四:我和你协同
我问书友们说,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更好的选择,是不是都有第三种选择?
这个问题我留在文中最后给你解答。先来看几个今晚书友们分享的关于第三选择的例子。
我自己的例子:
文章开头我也分享过关于写文字这件事,这是我自己跟自己的第三选择的结果。我一方面想要坚持写文字,另一方面却希望文字能被别人认可喜欢,别人不认可我就写不下去了,我写不下去,我就没办法实现我想坚持写文字这件事情了。似乎这两个彼此成为了矛盾的关系,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明白,我应该选择把结果的时间线拉长,我可以用一生一直去写,去享受这个过程,直到最后回头来看结果,当然也许那时候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书友秀秀分享了一个关于自己孩子的例子:
秀秀家的孩子很喜欢看电视,如果强制的限制孩子,孩子就会哭、闹、各种发脾气。孩子父亲有一次学到了一个方法。每次孩子要看电视的时候,他就问说:“你是要看5分钟,还是10分钟?”小孩的思维模式一开始是很简单的,且诚实守信的,所以他通常只会在两种之间选择其一。不管是5分钟还是10分钟,这都是父母允许的看电视的时间。而且这样的方法也屡试不爽了一段时间。
有一天,孩子要看电视,孩子父亲一样用这个方法询问孩子,可是这一次孩子却说:“我不要5分钟,也不要10分钟,我要20分钟。”这一下,孩子父亲有点懵了,他一时间没办法反应过来。有些父母可能会直接告诉孩子说:“不行,你只能在5分钟或者10分钟里面选其一。”但她们不是,她们想了一个办法,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问孩子,为什么要20分钟?告诉孩子,这个需要父母都答应才行;分析下长时间看电视的坏处,长时间看电视需要注意什么;告诉孩子,你要看20分钟需要做什么事情来交换等等。
书友小琪也分享了一个例子:
她的朋友小A跟男朋友因为上厕所小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而经常吵架。两人同居,因为男性生理构造区别于女生,所以站着小便。马桶是那种坐便式的,中间是一个马桶圈,马桶圈上面还有两块垫子,小A男友每次站着小便总会滴落在垫子上面,因为这个事情两人多次争吵。
小A说:“小便之前,就不会懂得先把马桶圈掀开吗?每次清洗很麻烦知不知道啊?”
小A男友说:“这样很麻烦啊,我也不是有意,我只是经常忘记要掀开。”
……
后来,小A想了个方法,以前马桶圈默认都是盖在马桶上面的,她改变了思维模式,现在马桶圈默认是掀开的状态,这样一来,他男友就不会去管这个马桶圈的事情了,只需要小A要上厕所的时候把马桶圈放下来就行。
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念思维,想要解决一件事情,但我又没办法说服你,这时候就需要转变思维,我也许可以根据改变事情本身的形式,转变成我能解决的问题。
有趣的是,有书友说,这件事情,似乎是女方妥协的结果,跟我们讨论的《第3选择》这本书的思维好像不同,第三选择是为了共赢,甚至超过一方原本的利益,而不是妥协。
最终,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妥协,只要我们想要达成的目的效果没有减少,我们自身要的利益没有一点受损,这就不是妥协。这是思维转念,变化后的第三选择的结果。
最后,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更好的选择,是不是都有第三种选择?书中说,每件事都存在第3选择,每个人都有第3选择的能力。
其实,最终有没有第三选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被固定思维框住,不要陷入一种输赢的博弈里,应保持开明的心态,任何问题都去想、去用“第三选择”的思维去达成共赢。
借用书中最后一章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当你试图解决跟朋友、同事,或是家人之间的一项艰难冲突,而事情的发展不如你所愿时,难免会感到挫折。此时需要更多内在意志与力量。当问题越重大,就越需要内在的安全感、充沛的双赢思考、耐心、爱、尊重、勇气、同理心、坚忍不拔的决心,以及创造力。
斯蒂芬·柯维(Stephen Richards Covey)与《第3选择》
最后的问题
在交流会的最后,一位书友问说,他想跟老板谈工资,他觉得现在工资低了,希望涨500块钱,你觉得他应该怎么跟老板谈合适呢?
本文来自《不多的心情故事》的作者——唐菜先生
谢谢你认真的阅读完!
唐菜先生上期文字回顾:读余华《活着》,一个人要经历多少的苦难,才有勇气还活着?
—END—
认知—行为—结果
《不多的故事》第二十九篇的故事如下:
读余华《活着》,一个人要经历多少的苦难,才有勇气还活着?
把心情写成故事,讲讲平凡人的喜怒哀乐!——《不多的心情故事》希望有你的分享!
我愿成为你忠实的倾听者,倾听你的烦劳,分享你的故事,你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的情绪,就像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里的店主一样,我愿成为你在网络中的“浪矢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