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厨祖师爷为博君王宠信不惜烹饪三岁儿子,人性灭绝惨无人道
中国大厨祖师爷为博君王宠信不惜烹饪三岁儿子,人性灭绝惨无人道
小人的根本特质是反道德,他们蔑视人类所有的伦理道德,为谋求利益而不择手段,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小人未必就是愚人,但是他们才能越高,危害就越大。历史上最具危害性的不是那些嗜利的平庸之辈,而是那些知书达理、巧辩如簧又肆无忌惮的小人。今天,史海沉浮就为大家介绍这样一位才高八斗却又毫无人性的历史著名小人——易牙。
成语“雍巫辨味”“易牙烹子”讲的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叫易牙的人。雍巫辨味,是指易牙味觉极好,厨艺绝伦,能分辨出不同河流里水的味道,孔子曾经说过,“计时将淄水和渑水(齐国境内两条河流)的水混合起来,易牙也能够分辨出来”,足见他的味觉是极佳的,这让他坐稳了厨师祖师爷的神位。而易牙烹子,则是说他为得到齐桓公宠信,不惜用自己的儿子做了一道菜,献给齐桓公,这让他为后世所不齿,成为那些不择手段的小人的代名词。
易牙又叫狄牙,出生于春秋时期中国北部的白狄部落,当年齐国与狄人交流频繁,怀有一技之长的易牙来到了富庶的齐国谋求发展,此时,正值管仲推崇改革,从各地选拔人才,易牙因为厨艺精湛而被选为御用厨师。
齐桓公有很严重的精神衰弱,经常深更半夜的睡不着觉,而且盗汗不止,易牙于是“调五味而进之”,使齐桓公睡到天亮都不醒。还有一次,齐桓公的爱妾长卫姬病了,茶饭不思,口中乏味,易牙为她烧制了一桌食疗菜,长卫姬吃了之后,精神大振,病也好了。齐桓公就更为赞赏易牙了。
最为离谱的是,有次,易牙做了一个烹乳猪给齐桓公吃,齐桓公顺口说了一句:“乳猪这么好吃,不知道婴儿肉有没有这么好吃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易牙回去之后反复思量齐桓公要吃婴儿肉,上哪里去弄婴儿肉啊,正当他百愁莫展时,他三岁的长子梦中呓语声传了过来,听到婴儿呓语的易牙像是中邪一样,眼中尽是算计的绿光。他将幼小的儿子杀死之后,在厨房中忙碌一晚上,做出了一道“人肉佳肴”,第二天献给了齐桓公。
齐桓公吃完这顿鲜嫩的佳肴之后问易牙:“如此鲜嫩的佳肴,是如何烹饪的?”易牙颇为骄傲的回答:“此肉为我三岁长子的,主公上次说想吃人肉,这便是!”齐桓公听了之后,虽感到吃了人肉,还是三岁孩童的肉,有些不适,但是一想到,易牙爱自己胜过爱他的儿子,就好受点了。
易牙一边竭尽所能的取媚齐桓公,一边不停的让齐桓公的爱妾吹枕边风,在齐国的政治地位一路飙升,期间,管仲成为他上升的最大障碍,于是想靠着自己在齐桓公心中的地位,陷害管仲,但是管仲对齐国的贡献和地位岂是他这等鼠辈能动摇的。在管仲病种迷离之际,齐桓公向管仲问计谁人可担当相国之位,管仲说:“易牙、竖刁、开方三人不可用之,当远离。”齐桓公疑惑:“易牙把他亲生儿子杀了烹饪给寡人吃,他为何不能重用?”管仲说:“人世间亲情莫过于爱子,他对亲生儿子都下毒手,怎么会爱国君?”
管仲死后,齐桓公重用鲍叔牙为相。但是鲍叔牙死后,齐桓公又重用了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直到齐桓公病重,三人合力谋反,残害群臣。